重点项目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鲁班奖获得者

承建单位:

项目详情

  • 项目简介: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是国内一次建成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起自深圳福田交通枢纽,经福田、南山、宝安三个行政区,形成高铁、城区、机场无缝衔接的轨道交通快线,线路全长51.936km,其中地下线长39.349km,高架线长11.136km,过渡段长1.451km,设车站18座,新建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


    线路最高运营速度120km/h,首次采用6辆普通车+2辆机场专用车的八辆编组方案。工程开通运营后,缩短市中心到机场时间至30min,对加速特区一体化、增进大湾区多地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持深圳通乘客须在“核准机”处核准

    核准机的引入也是深圳地铁11号线的亮点,此类闸机为中国国内的首次使用。持深圳通卡乘坐商务车厢的乘客在持深圳通卡进站时,可由任一闸机读卡入闸进站;在乘坐商务车厢前,乘客须在站台“商务车厢核准机”处进行核准。待核准机提示“嘀”声,并在界面显示“核准成功”后方可乘坐商务车厢;出闸时可使用深圳通卡由车站任一闸机出站。


    航班信息互联,自助值机

    深圳地铁11号线车站、车厢设置了快速值机柜台,实现机场航班信息和地铁信息的互通互联。在福田站、车公庙站、后海站、前海湾站安装了自助值机,便于乘客办理登机手续。

    文化特色

    深圳地铁11号线18个车站中,9个车站设有公共艺术墙。这些艺术墙既有“传统与记忆中的深圳”,也有“时尚与现实的深圳”:南山站的《南山红》展现荔枝丰收的场景;福永站蚝壳作品《记忆》展现岭南渔村文化;机场北站的《大芬丽莎》则展现了城市的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首次建立了轨道交通120km/h快线成套技术标准体系。创新性提出6+2混合编组列车、长站台、大区间、适应120km/h运营时速的7m直径大断面盾构隧道设计;首次引入高铁CPⅢ控制测量网和精调技术、桁架双块式轨枕、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道床吸声板和钢轨吸振器等综合减振降噪技术。

    2、研发了滨海地铁地下结构高耐久性关键技术。首次开展了拉应力与氯盐侵蚀、硫酸盐侵蚀、碳化等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腐蚀劣化的破坏形态及规律研究,形成了滨海地铁严重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及养护技术标准。

    3、研发了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盾构机设计制造及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了综合探测、深孔爆破预处理、土仓减容增压、重叠隧道支撑保护等技术,保证了复杂地层盾构顺利推进;开展了盾构机的适应性设计,完成了15台自主知识产权盾构机整机研制及掘进,创造了月成洞600m的新纪录。

    4、攻克了填海区邻近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深大基坑变形控制难题。综合运用淤泥锁定加固、ECR渗漏检测、支撑自动补偿、矮支架盖挖逆作法等技术,解决了填海复杂软弱富水地层中长大基坑稳定和运营线变形控制难题。

    5、创造性提出“地铁域空间”建设理念。通过上盖物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提高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2018~2019年度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19年度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


项目宣传片

版权所有:建筑头条 ©2020 AAAAA  京ICP备2022017310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10068  网络技术:北京网站建设

版权声明|服务条款